【大唐英雄榜】开国第一功臣—赵国公长孙无忌(图)
2016-12-29

大唐盛世,英才辈出。(绘图:看中国)

大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将二十四位有特殊功劳的开国元勋绘像于凌烟阁,以彰其功,赵国公长孙无忌名列二十四位开国功臣之首。长孙无忌出身于名族,才智卓著,他既是名副其实的大唐开国元勋,更是唐太宗的知己之臣。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是长孙无忌的妹妹,虽然身为皇亲国戚,又是唐朝的开国元勋,但是长孙无忌从不居功,不自傲,毕生尽力协助唐太宗、唐高宗治理朝政,为大唐盛世的稳定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愧为一代忠臣。

长孙无忌出身于皇家后裔,博学多才,又有谋略,少年时即与李世民交好。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在长春宫晋见,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东征西讨。唐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协助李世民躲过杀身之祸。贞观元年,升任吏部尚书,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历任太子左庶子、左武候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仆射、司空等职,功勋卓著,是唐太宗最信赖倚重的大臣。虽然位极人臣,招致议论,但唐太宗仍多次表示对长孙无忌的信任。唐太宗曾这样评价他:“善于回避嫌疑,回答问题机敏迅速,在古人中,没有人能比得上你。”(注1)唐太宗回想起大唐开国的艰难,感念长孙无忌等功臣们所做的贡献,又特意写了一篇《威凤赋》赠送给长孙无忌。《威凤赋》中写道:“有只威仪的凤鸟,憩息在山的东方。早晨在紫雾中遨游,晚上饮仙液琼浆。凭借长风高高飞起,直冲云天远远翱翔……匡济乱世来到人间,报效圣世功高名扬。振翅奋飞在云路,功成名就回原树。登上高枝被猜疑,落到长枝受屈辱。同林的伙伴都嫉妒,共树的朋辈都抵触。……你对君子的恩泽感激留连,对君子的贤德怀顾眷恋。凭借洞察事理使祸患消散,依靠卓越才智让福禄保全。报答恩惠的情怀更加坚决,酬谢恩人的志向真正宏远。并不是行动容易理解难,只是想善始善终得圆满。使贤德普天称颂,让芳名万世流传。”(注2)


大唐开国第一功臣──赵国公长孙无忌。(网络图片)

长孙无忌身居相位三十余年而忠心不渝,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危,遗命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辅佐唐高宗李治,延续贞观遗风。唐太宗还对褚遂良说:“无忌对我竭尽忠心,我得天下,多半是靠他的力量。你辅佐朝政以后,别让进谗诋毁的人伤害他。如果让人伤害他,你就不再是忠臣。”(注3)

当机立断除隐患平息兵变  高瞻远瞩战突厥按兵不动

长孙无忌的年龄与李世民相仿,二人自青年时代就成为至交好友,其妹妹嫁给李世民之后,两人关系更加亲密。李世民年轻时南征北战,屡次陷于危难之中都为长孙无忌所救。而且,太宗终其一生,对长孙皇后都怀有十分感激的心情。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兄妹感情也很深厚,因此唐太宗当然也就格外信任长孙无忌。

唐太宗认为把朝廷要职授予长孙无忌,不是因为他是皇后的哥哥,而是鉴于他的才德。长孙无忌足智多谋,在凶险的玄武门兵变中表现出不凡的才能与胆识。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由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阴谋杀害李世民,长孙无忌当机立断,请求李世民抢先杀掉他们。因此按照太宗的命令秘密召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起商议计谋。六月初四,长孙无忌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共九人,进玄武门讨伐并平息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兵变。太宗被立为太子,授予长孙无忌太子左庶子职务。到太宗登帝位时,提升为左武侯大将军。

唐太宗即帝位之后,长孙无忌在一些重大事务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突厥因天灾人祸,内部矛盾激化,多部反叛,实力大衰,大唐朝廷中的多数大臣都请求乘机出兵攻打突厥,但唐与突厥不久前刚订立盟约,唐太宗有些犹豫。因此,太宗叫来萧瑀和长孙无忌问道:“突厥君主昏庸、臣属作乱,屠杀无辜的百姓。如果不背弃两国间的盟约,就失去了乘乱攻取的时机;如果乘乱灭亡它,又丧失了结盟的礼仪。两种方案定不下来,哪种更好一些?”萧瑀说:“乘它弱小混乱,攻取好些。”长孙无忌则说:“现在我朝致力于和平,等它侵犯边境,才能讨伐。它的力量已经削弱,一定不会侵犯边境。如果想打进突厥的腹地,我还没有看到必胜的把握。我认为暂且按兵不动,保持信用更为合适。”太宗最终听取了长孙无忌的意见,放弃了马上出兵的打算。不久突厥由于政局衰落而被消灭。(注4)

力谏抗封世袭刺史  精于治国擅长立法

贞观五年(631年),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四人,以开国元勋封每人一子为郡公。贞观七年,太宗册书,任命长孙无忌为司空,无忌坚决推辞不受。太宗不准,为此还特意写了一篇《威凤赋》,赐给长孙无忌,追思创业之艰难和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注5)

唐太宗因为十分赞赏周代的分封制,不顾许多大臣(如魏征、李百药、颜师古等)的反对,诏令以荆州都督荆王元景为首的二十一名亲王为世袭刺史,以赵州刺史长孙无忌为首的十四名功臣为世袭刺史。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正式下诏,一般大臣不敢再谏,但侍御史马周和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仍冒死谏诤,唐太宗根本不听。最后,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被封功臣呈递了抗封的表文,长孙无忌又通过自己的儿媳长乐公主再三向唐太宗请求,说:“我们曾经披荆斩棘侍奉陛下,如今四海统一安宁,不愿意离开陛下,却让我们世代治理外地州郡,跟流放有何不同呢?”唐太宗才不得不“诏停世袭刺史”。(注6)

长孙无忌在军事方面虽有一定的谋略,却不善于统兵打仗。唐太宗评价他说:“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总兵打仗,非其所长。”然而,他虽无军功,到了治世开始理国,就大显身手成为第一重臣。他身居“天官”吏部尚书和右仆射的要职,在职仅有一年,就大刀阔斧地办完了三件事:精简机构,确定朝廷定员643人;削弱宗室,把李家远亲从“郡王”队伍中降级;调整外交,改善与突厥的关系。长孙无忌真正发挥出其才华之处在于他编修《贞观律》,撰写《唐律疏义》。他也因为撰写此书而名垂史册。《贞观律》是与《罗马法》并称的古代法制智慧的结晶。后来长孙无忌又带领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等19人,先后两次重修《贞观律》,以省繁去蠢、变重为轻的原则进行修订。《贞观律》由于贯彻“先存百性”的指导思想及“安人宁国”的治国方针,立法宽平,顺乎历史潮流,因而促进了唐初的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是“贞观之治”的重要支柱。

长孙无忌认为,立法的作用在于“以刑止刑,以杀止杀”。因此他主张“德主刑辅”。这个思想十分深刻。他指出德礼是行政教化的本质,刑罚是行政教化的手段,德礼和刑罚对于行政教化不可缺乏。因此他要求把先秦儒法两家的基本主张融为一体,即将儒家强调的德化、礼教和法家所强调的政、刑都视为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东西。《律疏义序》和《名律》充分地反映了长孙无忌的法律思想。长孙无忌可能是历史上最早主张德治和法治并用的官员。长孙无忌曾说:“法律不是用来监督百姓的短处并诛杀那些犯错误的人的,而是要通过法律的规范教育人、拯救人,整顿社会的风气。”这里,着重体现了教育为主的方针。这个思想也很有远见。而且古人认为风俗败坏,才有动用刑法的必要,长孙无忌则指出一个国家任何时候都有浅薄的风俗存在,因此,不可以须臾废弛刑罚,只不过有时情况严重,刑罚用得多些;有时情况较好,刑罚用得少些。长孙无忌的这些思想通过《贞观律》贯穿了唐朝的始终,奠定了大唐帝国海纳百川、包容大度的气度。

此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长孙无忌和史官国子祭酒令狐德主编高祖武德、太宗贞观两个时代的历史共八十卷,上表进献给高宗,长孙无忌由于主持编写有功,得到二千段绢帛的赏赐,他的儿子长孙润被封为金城县子。(注7)

识大体选储君出谋划策  舍李泰选李治延续盛世

长孙无忌在任内充分发挥了唐太宗对他的信任和作为内戚的身份之便,对太宗提出了许多别人不宜提出的建议。加上他本身的聪明才智,这些建议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他成为大唐的第一功臣。在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干获罪被废,太宗想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但因不合正常的长幼顺序而受到阻碍,犹豫烦恼不能决定。在两仪殿坐朝,群臣退朝后,只留下长孙无忌和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说道:“我有三个儿子一个弟弟,立太子的事弄成这个样子,我心里烦乱得很。”说着就向床上扑去,抽出佩刀要自杀。长孙无忌等人惊慌,抢上去抱住他,夺下佩刀交给晋王。他们请问太宗想立谁,太宗答复说:“我想立晋王。”长孙无忌说:“我们听从您的诏令。有不同意的,就请斩首。”太宗对晋王说:“你舅舅答应你做太子了,应当拜谢。”晋王便跪下拜谢。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您们诸位已跟我的意见相同,还不知道社会舆论怎么样。”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德孝顺,天下臣民归心于他已很久了。请您召集百官询问,一定没有不同意见。如果不是真心同意,我就辜负了陛下,让我死一万次。”于是储君一事就这样决定了,接着提升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不久太宗又想改立吴王李恪为太子,由于长孙无忌暗中据理力争,此事才作罢。 (注8)

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两人相比,李泰被立为太子的条件更为优越。首先他是长孙皇后的次子,比李治年长九岁,且富有才华,在朝臣中声望颇好,唐太宗曾私底下答应李泰要立他为太子。由于李治是长孙皇后的第三子,唐太宗的第九子,所以不论从年龄还是从才具来看,均处于劣势。李泰、李治都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长孙无忌为什么弃李泰而主张立李治呢?这是因为虽然晋王李治生性仁弱,而魏王李泰聪明绝伦,善于以才学取悦太宗,并招纳能人奇士、文武官员投其门下,但是长孙无忌明白,如果李泰做皇帝,依靠重用的必定是他自己的心腹。李泰集团的主要成员是功臣子弟,他们靠祖上资荫,身处高官,奢侈放纵,希望通过李泰当皇帝,达到驱逐元老,自己掌权的目的。李治的支持者则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重臣,其中包括李勣、褚遂良等人。长孙无忌既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又是唐太宗的佐命大臣,是贞观之治的忠实执行者。唐太宗希望自己死后,贞观之治依然要坚持下去,只能依靠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的辅佐,而绝不是李泰手下的那帮纨绔子弟。

而且,长孙无忌熟读经史,经历隋亡的乱世,他深知治世刚刚开创,君主太聪明也未必能明智。亡国之君隋炀帝本身就自幼聪明善辩,但他多智多欲、崇尚浮华、好大喜功,不仅群臣难以辅佐,还容易成为国家民生之蠹害。若李泰得立,他可能会改弦更张,但其才器和君德又远不如唐太宗,结局极有可能危及“贞观之治”的成果。因此,在舍李泰而立李治为太子这件事上,唐太宗与长孙无忌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

由于李治生性仁弱,唐太宗在立了李治之后,思想仍在动摇反复。一度又向长孙无忌提出想改立“有英武才”、像自己一样英俊果断的三子吴王李恪为太子。李恪文韬武略高人一等,朝中和民间立李恪为太子的呼声都极高。根据史书记载,李恪并没有与李承干或者李泰争夺太子之位,对皇位也没有强烈的欲望。太宗比较欣赏这个天生贵族的儿子,但是长孙无忌则一再反对。长孙无忌说:“李治仁厚善良,是个守成之君的好人选。选储君这件事至关重要,怎能朝令夕改?举棋不定很容易输棋。”在长孙无忌看来,守成之君并非一定要有才华,却一定要像汉朝文、景二帝一样仁顺。唐太宗只好作罢。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实际执政的是长孙无忌。唐高宗对长孙无忌也是格外尊重信赖,“恭己以听之”,“以元舅辅政,凡有所言,上无不嘉纳”。唐高宗也确实是一位守成的明君,外方内圆、胆大心细,凡他要做的事情,无不达成,甚至灭掉了长久以来的心腹之患高丽国。高宗执政初年,即永徽年间,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各方面都比贞观时期有所发展,在历史上被誉为“永徽之治”。

临危难拒武后刚直不阿  遭诬陷蒙冤死流芳百世

然而,当唐高宗的皇位逐步稳固以后,他最终在是否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争议中与长孙无忌爆发了激烈的争执。开始,高宗和武则天都想争取长孙无忌的同意和支持。有一次,唐高宗带领武则天亲自登门拜访,并赐给长孙无忌宠妾所生的三个孩子朝散大夫的高官。不仅如此,还赏给长孙无忌金银珠宝丝绸整整十车。但当高宗说出皇后无子想废黜皇后时,长孙无忌也不直接拒绝,而是转移到别的话题。唐高宗没有办法,只好扫兴而归。接着,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几次拜访长孙无忌的府第,请求长孙无忌同意废王立武,但是结果都是一样,长孙无忌仍然拒绝。杨氏的父亲杨达,与长孙无忌的父亲和伯父都曾是隋朝大官,彼此有同僚之谊。长孙无忌却丝毫不为旧情动摇。再后来,许敬宗也参与了劝说。许敬宗在高宗当上太子以后,就是东宫的重要官员。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跟长孙无忌的伯父长孙炽也在隋朝是旧交,许敬宗自诩能够说动长孙无忌。结果许敬宗被长孙无忌形色十分严厉地训斥了一顿。


长孙无忌曾阻止唐高宗另立武则天为皇后。(网络图片)

长孙无忌一生都长于机隐之事,历经宦海风云,也老于世故,对于自己不与武则天合作的严重后果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深知唐高宗生性懦弱,而武则天智虑百端、性行险恶,一旦为后,必将临朝干政,出现褒姒亡周、吕雉篡汉的局面,而他作为开国元勋,自然不能临难退缩,坐视不顾。永徽六年,唐高宗终于不顾大臣们的冒死极谏,诏废王皇后和萧淑妃,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因多次谏争,褚遂良等人被远贬蛮荒,武则天最忌恨长孙无忌,在她授意下,由许敬宗费尽心机,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进行恶毒陷害。

唐高宗先是吃惊不信,继而伤心怀疑,命许敬宗再查,然后面对许敬宗足未出户编造的谋反供词,高宗哭着说:“我决不忍心给他判罪,让后代的优秀史官说我不能同自己的亲戚和睦相处,造成了这种局面。”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宽慰唐高宗,又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催促其下决心。唐高宗性格懦弱,竟然不与长孙无忌对质,就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放或被杀。三个月后,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核此案。许敬宗与吏部尚书李义府派大理正堂袁公瑜到黔州重新审讯长孙无忌谋反案,袁公瑜逼迫长孙无忌自缢而死,并没收了他的家产入官,一代名相就此陨落。长孙无忌本来立有大功,却无罪而被处死,天下人都为他悲伤。唐高宗上元元年(674),优待诏令追认恢复了长孙无忌的官职爵位,特地命令他的孙子长孙延继承齐献公爵号。(注9)

注1.《旧唐书》列传第十五:因目无忌曰:“善避嫌疑,应对敏速,求之古人,亦当无比;而总兵攻战,非所长也。”

注2.《旧唐书》列传第十五:有一威凤,憩翮朝阳。晨游紫雾,夕饮玄霜。资长风以举翰,戾天衢而远翔。……殄乱世而方降,应明时而自彰。俯翼云路,归功本树。仰乔枝而见猜,俯修条而抱蠹。同林之侣俱嫉,共干之俦并忤。……是以徘徊感德,顾慕怀贤。凭明哲而祸散,托英才而福全。答惠之情弥结,报功之志方宣。非知难而行易,思令后而终前。俾贤德之流庆,毕万叶而芳传。

注3.《旧唐书》列传第十五:太宗谓遂良曰:“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尔辅政后,勿令谗毁之徒损害无忌。若如此者,尔则非复人臣。”

注4.《旧唐书》列传第十五:萧瑀曰:“兼弱攻昧,击之为善。”无忌曰:“今国家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彼既已弱,必不能来。若深入虏廷,臣未见其可。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太宗从无忌之议。突厥寻政衰而灭。

注5.《新唐书》列传第三十:无忌固让,诏答曰:“黄帝得力牧,为五帝先; 夏禹得咎繇,为三王祖;齐桓得管仲,为五伯长;朕得公,遂定天下。公其无让!”帝又思所与共艰难,赖无忌以免,作《威凤赋》以赐,且况其功。

注6.《旧唐书》列传第十五:无忌等上言曰:“臣等披荆棘以事陛下,今海内宁一,不愿违离,而乃世牧外州,与迁徙何异。”

注7.《旧唐书》列传第十五:显庆元年,无忌与史官国子祭酒令狐德棻缀集武德、贞观二朝史为八十卷,表上之,无忌以监领功,赐物二千段,封其子润为金城县子。

注8.《新唐书》列传第三十:太子承干废,帝欲立晋王,未决,坐两仪殿,群臣已罢,独留无忌、玄龄、绩言东宫事,因曰:“我三子一弟,未知所立,吾心亡聊。”即投床,取佩刀 自向,无忌等惊,争抱持,夺刀授晋王,而请帝所欲立。帝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异议者斩!”帝顾王曰:“舅许汝矣,宜即谢。”王乃拜。帝 复曰:“公等与我意合,天下其谓何?”答曰:“王以仁孝闻天下久矣,固无异辞;有如不同,臣负陛下百死。”于是遂定。以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三品”自此始。帝又欲立吴王恪,无忌密争止之。

注9.《旧唐书》列传第十五:敬宗寻与吏部尚书李义府遣大理正袁公瑜就黔州重鞫无忌反状,公瑜逼令自缢而死,籍没其家。无忌既有大功,而死非其罪,天下至今哀之。上元元年,优诏追复无忌官爵,特令无忌孙延主齐献公之祀。

主要参考文献:

刘昫等,《旧唐书》,后晋

吴兢,《贞观政要》,唐

房玄龄等,《晋书》,唐

魏征等,《隋书》,唐

王溥,《唐会要》,宋

欧阳脩等,《新唐书》,宋

司马光等编,《资治通鉴》,宋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Sarah

    上一篇: 为什么西方人如此隆重地纪念耶稣?

    下一篇: 【大唐英雄榜】 大唐开国名将 英国公李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