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酓肯”·(考烈王“熊元”)釶鼎 (上)
2016-04-09
东周时期,楚国乃我国江南地区领域最辽阔的诸侯大国,楚文王先后拼吞了周边十余个姬姓小诸爵国,史称“汉阳诸姬者”。曾国与楚国的青铜文化风貌因此亦日渐相近,后来并几乎完全纳入楚系青铜范畴。唐代大收藏家“冉可”在《重器纠踪》中“无奈”地言道:“曾器若钟、鼎之铭,断楚可也!”(标点乃笔者所加)足见曾、楚青铜器风貌的“血缘”关系。

楚王室青铜器几无可见(只有士、大夫、将军之私器散见于大陆各博物馆)。因此,若探究楚王重器(楚国中期、强楚时段),在此釶鼎未面世前,也只能参酌“曾侯乙”墓出土诸器而冥想之。

(图一)

安徽博物馆也有一件“酓肯”釶鼎 ,(亦为考烈王之物),但此鼎与野史述及的楚风大相径庭,与“曾侯乙”器相较相差甚远!(见图一),造型别具一格,然装饰格调平淡无奇,若不是器上有确真的十二字铭文,则很难判定其为楚王室重器。

这里向读者朋友展示的是到目前为止尚属全世界唯一的“孤本”存世的,有绝对资格代表楚王重器风采的——“酓肯”釶鼎 。

此孤绝华美的楚王室宝器是古文物学者梦寐以求的唯一宝贵实物!是顶级高古文物收藏大家可舍全部身家而易之,却不可得的无价瑰宝!

此宝鼎分三部分(均可拆解):一、最上端——鼎盖。二、中间(形状似“豆”的受热装置——可装纳汤、水、酒的器皿。三、下体(形状似鼎的加热装置)——可承载烧炭或滚水,以向上部装置提供热源。

此鼎如“豆”(青铜器之一种)的“中部”受热装置内,在豆底部剖铸有六个形中空、用来将受热载体承纳下面的热量。

釶鼎 除造型奇特、可爱(此造型在中国青铜器‘海洋’中绝无仅有!它的功能似甗,但比任何甗都美得不可言表!)、俊逸、别致,结构组合以及纹饰格调也在青铜序列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尤其是那俏丽、神秘的的龙形双耳,腹、胸部的四枚吊环,以及器盖上四个夸张的兽形环钮,将整个釶鼎装点得琳琅满目、“珠光宝器”、美不胜收!宛若一亭亭玉立的佳人,端庄的体态虽“承载”著珠光宝器、绚丽华服,且浓妆艳抹,然绝无半点甜俗!

(图二)

鼎盖中央置一突出的圆“坛”,坛中铸四瓣莲纹、瓣中布满细密、精致的卷云纹、豆纹,四条蟠龙纹向四瓣花心围绕,龙身布满规整的鳞纹,坛外至盖的边缘间,由相互穿插、搭连的蟠蛇纹组成极其华美绚丽的画面、蟠蛇纹中罗致变幻、细密的卷云纹,所有龙、蛇纹的卷云纹处均由卷环纹及乳钉纹作突出状收结。(见图二)(未完)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高古玉皮壳问题(75)

    下一篇: 齐家文化晚期玉琮(76)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