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的画竹世界——胸有成竹
2017-12-02

“竹”被认为是一种风雅且具有气节的植物,常被作为淡泊、清高、正直的代表,而这些特质正是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人格境界,故古人有“君子比德与竹”的名言。历史上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欢以咏竹或画竹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出现了不少写竹、画竹的名家,其中,北宋画家文与可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博通经史 才学过人
文与可(1018~1079年),本名文同,但与可似乎比本名更为人所熟知,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四川梓潼人。

文与可在幼年时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学,二十岁左右就博通经史诸子,当时的大文豪文彦博对他的文章十分赞赏,时常拿去给朋友传看。

后来,文与可以进士入仕,担任过秘书阁校理,陵州、洋州知州,元丰元年,又奉命担任湖州太守,不幸在赴任途中病逝,这位尚未到任的太守,却建立了中国画坛上颇负盛名的湖州画派。

“胸有成竹”典故来源
文与可十分喜欢竹子,也非常喜欢画竹子。他在自家屋前屋后种了各式各样的竹子,并时时在竹林中观察竹子的外形体态、生长过程,体会其神韵,一有新的体悟,即铺纸研墨,将其画在纸上,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体态文与可皆了然于胸。

文与可画竹益精,已能妙得其理,每当提笔画竹,栩栩如生的竹子,弹指间就浮现在眼前了。当时诗人晁补之曾说:“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胸有成竹”这一句成语的由来。

文与可之所以能“胸有成竹”,是因为他画竹之前先下过一番功夫,除了细心的观察,他还会记录竹子生长的姿态,自然的规律,所以他笔下的晴竹、雨竹、风竹、霜竹、雪竹……各有不同的风貌。

其实,文与可并不是第一个画竹子的人,但他注重写实,所画的竹叶,深墨为面,淡墨为背,成为独具色的“墨竹画法”,这种画法有如夜晚中的璀璨烟火,闪耀于画坛之中,为他赢得了“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的美誉。

淡泊名利 人品高洁
文与可喜欢画竹,除了在于喜爱竹子的姿态高雅,还喜爱竹子中通外直,卓然独立,表现出了品德高洁的象征。因此,文与可除了喜欢种竹、画竹,还把自家的房舍命名为“墨君堂”、“竹坞”、“此君庵”等,真可说是爱竹到了痴迷的程度。

一生悠游于道家的哲理之中,为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文与可,经常以竹子的精神自勉,他说:“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意思是:腾达得志时不骄矜,潦倒不得志时也不气馁,不拉关系也不套交情,为了原则就算独自一人也毫无畏惧。

司马光很推崇文与可,曾赞美他:“高远潇洒如晴云秋月,尘埃所不能到。”表示他的人品就如同他的画作一般意境高远,是中国美术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位画家。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邱清泉  碧血丹心誓壮志 天地同鉴炳千秋

    下一篇: Mo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