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中国最迷人的瓷器
2016-10-21
在杭州众多的文物古迹中,有一处著名的瓷器生产遗址,蜚声海内外,这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南宋官窑。800多年以前,南宋官窑曾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在杭州留下了陶瓷文化的历史足迹。

矗立于昔日古窑址区的南宋官窑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遗址为基础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它位于西湖风景区的南部,隔玉皇山与中国丝绸博物馆相邻,馆内建筑古朴、陈列雅致,犹如一座陶瓷文化殿堂,展示著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官窑制瓷

南宋高科技的代表

绍兴十三年(1145年),当宋高宗在皇城南、嘉会门外4公里处设立郊坛,在临安这个新都第一次大规模地祀天拜地郊祭时,他的心里一定是感慨万千。

公元1127年,赵构,南宋第一任皇帝,千辛万苦,逃到杭州,年仅21岁。作为一个年轻人,你可以想像,他对当年北宋汴京那种奢华优越的生活有多迷恋。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作里,有歌舞升平,也有那么一点点对旧朝的凄楚。

赵构一定是想把杭州建成像汴梁一样的城市的。恢复神圣优雅的祭祀制度,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绍兴十一年(1143年),南宋与金议和,政局安定,恢复祭祀的礼仪就摆到日程上来。问题出来了:北宋被灭、靖康之难中,宫廷器物被金人一股脑儿运到东北去了,其中当然包括了名贵的礼器。大量生产礼器的任务迫在眉睫。

需要说明的是,北宋的礼器,材质多是青铜和玉,但南宋之初,财政跟不上,只能用瓷器和木器代替——权宜之计,却促成了南宋官窑的中兴。作为生产特供皇室用瓷的南宋官窑,因为开创了生产祭祀用瓷的历史,也在整个陶瓷发展史上占据了特殊的地位。

到南宋后期,官窑制瓷技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南宋王朝常常被人认为偏安一隅,却忽略了它所拥有的高科技光彩。

如今南宋官窑博物馆展出的一件簋式炉,究竟是礼器还是寻常的宫廷用器皿,已不得而知。但在它身上,却体现了南宋官窑青瓷的审美尺度:那种如脂如玉的青色,正好和眼睛对色光敏感的平均峰值一致,以至于每个人见到它,都会痴迷——那是「雨过天青云破处」的迷人境界。

随着南宋的灭亡,官窑艺术从此消失于世界。它只存在了150多年。如今,世界各地的公私收藏全数在内,成品总数不足三位数。

北宋官窑址至今未被考古发现。幸好,还有南宋官窑址。

根据史载,南宋官窑的窑址有两座,一座是在宋皇室南渡后,依照北宋制度,在修内司(宫殿修缮机构)重建的「内窑」,一座是在城南郊坛下设立的新窑。随着元末张士诚重筑杭州城,凤凰山被截于城外,南宋大内从此湮没在荒烟迷草之间,窑址之说扑朔迷离。

19世纪20年代,杭州城南乌龟山下,出土了很多官窑瓷片和窑具。1930年,「郊坛下别立新窑」这句史载,得到了印证:窑址三面环山,东北距皇城两公里,西面紧邻八卦田。郊坛、八卦田都曾是皇家圣地。1956年、1985年,浙江省考古部门对窑址进行了两度考古发掘,发掘出了练泥池、素烧炉、成型工房、釉缸等作坊遗址和长达40米的龙窑1座。当时出土瓷片3万余片,历来描述官窑瓷器的特点是「薄胎厚釉」,考古报告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南宋官窑博物馆,就在此遗址上修建。

 26年建设杭州人追寻着官窑大梦

南宋官窑博物馆中部,地势最高处,是郊坛下窑址。窑址三面环山,东北距皇城两公里。

因年代久远,宋代官窑制度已经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明清的官窑制度,也许可以想像这样的场景:某日,内府大臣持着香炉1件,传旨督陶官,照此款式烧造3件。于是督陶官直接奔赴位于皇帝祭天的郊坛附近的官窑,指挥烧造。

龙窑是我国南方常见的窑炉,依山而建。窑火被点燃时,如同一条俯冲的火龙一般壮观。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内,可以看到1000平方米的作坊遗址,蔚为壮观。40米长的龙窑,沿山势而上,是最后的烧制瓷器的地方。800年后,这里用3D动画演示古代工匠们烧制瓷器的全过程。

26年前,南宋官窑博物馆依托遗址建成。不过,当时只有遗址和用遗址出土的碎片修复的一些器物,还有通过政府协调从浙江省境内调拨的一些器物。所做的展陈,无关情趣,只讲专业度。

2007年,二期工程完毕,1000平方米的展馆如何布展,还是未知数。十多年藏品征集,东西有了,从最早的陶和原始瓷,到民国的瓷器,从南到北,时空跨度很大,但高级别的藏品依旧有限。

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如今的「中国陶瓷文化陈列」。起首是一棵「陶瓷树」,叙述瓷器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枝杈纵横交错,以便人们了解南宋官窑历史。2014年,博物馆开始进行南宋官窑的信息库建设。当年,为期两年多的「口述南宋官窑历史」终于完成,9位资深的专家学者,包括曾亲历过3次南宋官窑郊坛下、老虎洞窑址发掘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口述的方式留下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资料。

现在,官窑也有微信公众号。那些靠器物、靠文字记载,通过合理想像的场景,古人宴饮、交游、祭祀的背景故事,在博物馆内被印在单页上,供人取用,如今亦在公众号上推送。

对于博物馆来说,数字化的东西终究还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不是锦缎本身。实物,和那种沉浸其中的真实,只能在博物馆中慢慢体会。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战国错金银青铜九头翼兽

    下一篇: 唐代金银器珍品-----鎏金狮纹银提梁罐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