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六月是道坎
2015-03-15
中国把2008年应该爆发的危机拖延到了今天,结果必然是酝酿更大的危机。

上周末,美国非农就业人口数据远超预期。美联储将在六月加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美国经济真的复苏了吗?这是许多人怀疑的一个问题。目前看,没有。在高度垄断的条件下,能让美国经济大规模复苏的只有工业革命或者大规模领土扩张。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大规模的投资高潮。这两点,目前看,都没有出现。
不过,美国经济虽然没有大复苏,但是出现小阳春并不难。常见的经济周期有三种:更新库存、更新设备、工业革命。库存清理一年一轮,设备更新8到10年一轮,工业革命30到50年一轮。三种经济周期,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不一样的,更新库存最弱,更新设备次之,工业革命最强。从2007年出现次贷危机到现在,也将近8年了。现在出现设备更新高潮,带来2到3年正增长,很正常。
因为欧元贬值,德国的就业好得出奇。许多其它国家的人都去德国打工。现在,以希腊为代表的南欧的问题,是要坚定地做一个破产的小农,还是成为德国的无产阶级,屈服于德国的资本。当然,从希腊的角度看,欧元贬值也有利于其减轻外债压力。
多数人真正关心的,是美国经济复苏对中国的影响。 要说明这件事情,要从90年代市场疲软、朱相任期内的人民币贬值、积极财政政策、加入WTO、2005年人民币升值和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说起。
1990年代,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内需不足,就业困难的噩梦,一直困扰中国政府。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利润,一旦获得利润者的投资下降,必然出现有效需求小于商品供给,商品供应长期处于供过大求(或者说市场疲软)的局面,导致劳动力滞销。另一方面随着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大批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运动,加剧了就业困难。
大量劳动力聚集在城市,长期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是很危险的。为了保证不太难看的城市就业率,就要用出口刺激就业或者使用其它行政手段拉动内需。 经过1980年代末通货膨胀的冲击,国内多数人在改革前积蓄的存款要么变成了多年不用的消费品,要么大幅缩水,消费需求严重不足。1990年代初,中国遭受美国经济制裁,出口很困难,使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这种情况下,当年的竞争性国企接到政治命令,用负债的方式给工人发工资,创造了有效需求,维持了一段就业率,维护了社会稳定,国企自身负债累累。朱相上台后把负债的国企破产掉——这些企业负债累累,留着是包袱。他没说这些国企当年无偿上缴财政的利润与现在的负债相比是否利润小于负债;也没说如果这些国企如果像私企那样效益不好就裁员的话,也不至于负债;更没说如果没有这些国企负债给工人发工资,城市失业率会到多少。总之,这些国企被干掉了。
不仅如此,在他的任期之内,还大幅度削减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社会福利。把这些基本社会福利市场化,直接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使财富加速汇聚,进一步削弱有效需求,减少就业。
有效需求下降,劳动力需求机会下降,怎么创造就业呢。朱相的思路是人民币贬值。有些人可能还记得,当时一夜之间,人民币贬值20%。朱相希望用出口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就业。人民币贬值不久,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其它国家的货币也开始迅猛贬值。于是,朱相的设想受挫。于是,在其任期内不得不搞积极的财政政策,借着98年大洪水的名义,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修了一堆豆腐渣工程,勉强应付过去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论怎么宣传,其实就是凯恩斯的掏挖垃圾坑。
一面以减轻财政负担为名,把基本社会福利交给市场解决,让控制这些资源的资本赚取惊人的利润;一面使用赤字,大搞豆腐渣工程,让另一资本集团赚取天文数字的利润。基本福利财政没钱,修豆腐渣工程财政有钱,这就是当时的怪现状。其实,财政出钱不出钱的关键,是资本能不能赚到利润。
但是应付得了一时,应付不了一世。长期看,内需不足的阴影并没有消失。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终于可以不受出口配额限制向外输出劳动力产品了。毛泽东时代留下的人力资源,不再受生产资料不足和市场不足的限制,开始充分发挥出来。于是,发达国家纷纷把生产环节中低端、利润薄、污染重的部分转移到中国来,中国开始为世界生产产品。几乎一夜之间世界各地,到处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承接了这些夕阳产业,出口了大量商品,赚取了大量外汇,安置了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劳动人口,出现了雾霾等副作用。
2003年,这种好日子达到顶峰,美国出兵伊拉克。美国政府大量的赤字变成军饷、工资,辗转用于购买中国生产的廉价商品。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
好景不长。2004年开始美国就开始指责中国操纵汇率,要求人民币升值。你看看,美国对中国这么多贸易逆差,说明人民币被低估了,中国在向美国倾销商品!没有出口配额,不需使用关税壁垒,我照样有办法不让你的商品进来。
中国不知道怎么回复的,其实完全可以说明,中国和美国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结构不同,美国生产高端工业品,中国生产低端工业品。美国出于遏制中国工业发展的考虑,严格限制高端工业品对华贸易,自然会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要消除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美国应该向中国开放高端工业品出口。否则,注定于事无补。
温相的选择是人民币升值。2005年开始,人民币开始从1美元兑换8.22元人民币不断升值。开始问题还不大。毕竟中美劳动生产率相差悬殊,在高端工业品价格相等的情况下,就是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中国生产的低端产品相对美国生产的低端产品也是廉价,老美也不会回去生产衬衫。由于中国劳动力相对素质高、廉价,中国低端产品相对东南亚各国的低端产品,还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出口终于靠不住了。从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推动的赤字财政和民间的借贷消费构筑起来的债务炸弹,终于爆炸了。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到中国的滞后性和北京奥运会前大规模投资支撑,中国的经济形势在2008年上半年还勉强过得去。不过,当时已经有危机的迹象,一是大批资金从实体产业中退出,进入股市,导致股市出现了6000点的峰值;二是大批中小企业出口困难,靠贷款维持,贷款不行后转而求助高利贷。
当时,江浙企业主普遍抱怨:“‘三把刀子,一根绳子’逼死小企业”。这三把刀子是:能源原材料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激增;人民币升值。一根绳子代表银行贷款紧缩,不断加息。——1990年代,逼死竞争性国企的不也是这“三把刀子,一根绳子”吗?只不过当年其中“一把刀子”是美国制裁,现在换成了人民币升值。所谓民营企业相比国企的优越性哪里去了?其实,在市场经济大环境条件下,在经济周期过程中,总要有企业倒掉,上次倒掉的是竞争性国企,这次轮到江浙的民企。
2008年下半年,靠出口支撑的经济开始迅猛下行。股市几乎每天下跌100点。从6000点直接跌倒1600点。中国再次站在恶性经济危机的门槛上了。
如果人民币升值是温相任期推动的第一项对后任造成巨大影响的工作的话,这时温相开始了任期之内第二项对后任造成巨大影响的工作,央行开始大规模放水,几乎放到了水漫金山的地步。温相试图用增加贷款和政府投资的方式,创造内需拉动经济。
水漫金山的直接后果,一是物价大幅上涨;二是房价大幅上涨;三是地方政府负债累累;四是社会财富在大规模灌水过程中向控制核心生产、生活资源的人迅速集中,全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五是制造了一大批腐败分子,涉案金额从千万级上升到亿级;六是培养出一批财大气粗的资本家以及他们豢养的媒体和公知,这些资本家中的大多数与土地和能源有关。与能源有关的,比如实行煤炭私有化的山西的煤老板。
后两点政治影响究竟有多严重,有待进一步观察。不过可以说,这样的水漫金山再来一次的话,党还能不能存在,都不好说。经过上次刺激,贪官遍地,卖官鬻爵,明码标价。比如,军队查处的将军们,基本不是与土地有关,就是与卖官有关。上项目、卖地捞钱,然后买官,成了某些地区公开的游戏规则。在这些地区,党的组织性、纪律性荡然无存。再来一次这样的水漫金山,党组织可能自动解体了。反过来,靠土地、资源做大的资本家,极力使个人权力从资本向政权扩张,常见的手段包括贿赂、联姻或者送自己的子女当公务员。其中个别人得陇望蜀,实力大增以后,开始觊觎政权。这些人私人财富和野心的极度膨胀,开始资助受自己摆布的社会政治力量。几年前,某人力推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文化产业市场化”,使各类文化、传媒企业优先考虑经济效益,主动变良为娼。于是,资本家与媒体,如同嫖客与妓女,一拍即合。结果金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迅速扩张,爱国、左翼思想被迅速排挤。继高校以后,资本又获得了舆论媒体阵地。顺资本意志者扬名立万,逆资本意志者销声匿迹。至此,意识形态领域彻底沦陷。
政治问题不展开讨论,继续看经济问题。
《纸牌大厦》中分析过,由于利润的存在,市场经济是无法平衡的。如果没有工业革命之类的长期持续性投资高差,那么经济只能在出现周期性危机或长期停滞。如果政府不想出现周期性危机或长期停滞,采用赤字财政拉动经济,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用长期的危机掩盖眼前的危机或停滞。看到极少数人在拉动经济过程中发了大财,就应该知道拉动经济的过程结束后,经济必定无法平衡,必然酝酿更大的危机。既然有少数人赚取了惊人的利润,与之对应,必然有人陷入重重债务之中。危机,是债务和债权的清算过程,继续增加债务和债权,延迟危机,或者说延迟清算过程,只能使未来的清算过程更加剧烈。 在一片企稳、向好、回暖的宣传中,中国经济滑向深渊。避免了眼前的危机,酝酿了更大的危机。不过,此时却出现了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 由于贫富差距加大,中国的内需相对产能更加不足。不仅如此,由于粮食、蔬菜、土地、教育、医疗等生活要素价格飞涨,生活成本急剧上升,许多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利润下降加工资上涨并存的局面。最终,劳动力名义工资大幅上涨。在这样的背景下,节约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行业获得了发展。比如,土地价格上涨,名义劳动力工资上涨,是推动京东、淘宝等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民币升值加劳动力名义工资上涨,两个因素叠加。所以相比其它国家,中国的劳动力不再便宜了。这时,就出现了商品倒灌的现象。这种现象最初只是涓涓细流,比如海淘和去香港扫货。这种现象最初并不明显,随着美元升值,非美货币贬值,人民币相对非美货币升值,现在已经发展成进口奶粉在国内横冲直撞,国产养牛业岌岌可危。
中长期贷款以5年为限,于是2008年开始的放水,在2013年出现了偿还高峰。2013年年中,中国出现了钱荒。钱荒与2008年下半年的大放水在时间节点上基本对应。同时,由于新一届政府投资额的下降,中小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一些从实体产业中撤出的资金,开始投入股市、高利贷或者酝酿资本外逃。一般来说,经济危机前,都会出现虚拟资本市场的虚假的繁荣,1873年的美国如此,1929年美国如此,2006年美国如此,2007年的中国如此,2013年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新一届政府降低投资额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物价有失控的趋势;二是美国有开始收紧货币的迹象;三是地方政府陷入债务之中,除非发生剧烈的通货膨胀,使原有债务负担大幅减轻,否则再也无力大规模举债了。
这次,陷入债务之中的,是地方政府、开发商、社会中下层和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商业银行同时承担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双重身份,所以任何金融危机,商业银行都难逃干系。
如何解决就业难题,这个市场经济中永远的噩梦,再次摆到桌面上。经过2008年的刺激,问题更加恶化。中央财政使用赤字大规模投资可能导致物价失控,出口已经没有价格优势,内需由于贫富差距更加萎缩,地方政府负债累累无力投资,商业银行随时可能爆发银行危机。
不出意外的话,地方政府会削减各种支出,增加征收。削减开支包括削减各种福利,甚至可能对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机构改革,直接地说就是裁员。大胆预测,可能出现一面延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减少新增财政人口供养者数量,一面裁员,甚至停止招考的奇葩现象。不仅如此,一旦房地产彻底崩溃以后,地方政府很可能通过房产税增加收入。一般来说,在危机之中,中小资本是无路可逃的,大资本则早早转移海外了。
此时,人民币不敢轻易贬值,否则必然刺激多数人抛售房产、股票、人民币,向海外转移资金,加速国内危机来临。由于人民币不贬值,非美货币贬值,人民币相对非美货币出现了大幅升值,中国目前出现了严重的商品倒灌。商品倒灌不仅包括海外商品大批涌入,还包括外资企业大规模撤资。中国生产的商品被挤出市场,出现滞销,中国劳动力必然也没有人要,出现严重的滞销。 长期的商品倒灌,必然导致一国经常项出现逆差,酝酿外汇储备下降,本币贬值。短期内,也许投资的热钱涌入能掩盖出口的不足,长期看一旦热钱转向,外汇储备会立即大幅下降。泰国金融危机前,就出现过资本项顺差增长高于经常项逆差增长,掩盖外储出现问题的局面。日本也是如此。实体产业萎缩,投机行业增长时,热钱会进来投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热钱会立即望风而逃,导致外汇储备迅速下降,本币贬值。
有人说,中国的楼市不会崩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会消化掉多余的房产。这种说法,完全不顾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制约需求往往是有效需求,而不是消费需求。如果有需求就会有消费市场的话,怎么会有人倒牛奶呢?有人想喝牛奶,但是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所以生产者只能倒牛奶。内需是相对有效需求而言的,有效需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需求,二是支付能力。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是有效需求,就像想喝牛奶却没钱的人对牛奶的需求,并不能增加牛奶的销量一样。 新一届政府的对策,是对内鼓励全民创业,对外推动一路一带,希望引发投资高潮。经济萧条时期,中小资本创业,无非是向垄断大资本贡献利润。至于向外资本扩张,则需要解放军的支持。资本,是建立在产权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解放军的保护,中国的海外产权难以得到有效维护。
由于担心资本外逃刺破楼市泡沫,引爆银行坏账,造成大规模结算的过程(也就是危机),人民币不敢轻易贬值,目前在“肮脏爬行”——这种汇率政策是指汇率小幅不断变化,对外的说法是扩大波动区间。在美元大幅升值,非美全部大幅贬值的情况下,“肮脏爬行”导致人民币相对非美货币大幅升值。中国既不能享受美元升值带来的好处,还要承受外汇倒灌的恶果——外汇储备下降。
不出意外的话,央行为了维护人民币的汇率相对稳定,正在大幅抛售美元购买人民币。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相对稳定,目前大规模投机人民币还不成气候,但是外贸变化,必然导致经常项外乎储备的减少。由于外汇储备的来源不仅包括经常项还包括资本项,所以经常项的减少,可能被资本项的增加所掩盖——如同泰国金融危机以前一样。相比经常项,资本项是不稳定的,所以对大多数国家来说,经常项是外汇储备的基础。一旦经常项出现问题,外汇储备中长期的变化是不可逆的。 雪上加霜的是,中国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之中,相当一部分是非美资产。这些资产,必然在美元升值过程中,大幅度缩水。
一旦外汇储备下降到一定程度,人民币的汇率就难以继续维持“肮脏爬行”,人民币将开始大幅度下跌。大量的资金会从楼市、股市、理财等投资渠道撤出,流向海外。那时,美国的复苏将直接刺破中国经济泡沫,造成剧烈震荡。 欧元兑人民币,不到6.7,这样的汇率,中国产品怎么出口呢。人民币现在不敢贬值,一贬值,马上就是疯狂的资本外逃,银行肯定出问题。国内也不敢再刺激经济,印钞刺激经济只能加速人民币贬值。出口出不去,也不敢刺激经济,失业率肯定上来,同时外汇储备还会迅速下降。中国的经济好像被活活闷死。最后实在撑不住,就要放开汇率了。 这是维持现状会出现的结果,是一个阴跌转暴跌的过程。不出意外,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肯定很难看。
六月是个坎。如果美国六月开始加息,那么美元相对其它非美货币的汇率会更上一层楼。商品倒灌和资本外逃会更加严重。人民币不贬值,也不加息,外储耗尽以后,无力保障汇率。只要汇率下跌,就会出现资本外流。加息刺破银行泡沫,贬值直接刺激资本外逃。最终,必然出现资本外流,加国内爆发金融危机,人民币则既会贬值也会加息。
如果中央不大幅度印钞,这个过程将出现“对外贬值,对内升值”的现象,是前几年“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逆现象。如果大幅度印钞救银行,将是“对内、对外都贬值”的现象。许多人将在这个过程中破产,更多的人将失业。
市场经济,必然有经济周期,必然难以解决就业问题;对外开放的经济,是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跳舞。 只要经济规模运行在有效需求之上,就会积累债务和债权。危机是债务清算,债权与债务冲销,产权转移的过程。短时间内用财政赤字避免了危机,不过是让债权和债务继续堆积,把危机留给后任,使后任任期内危机爆发时需要冲销的债权和债务更多,危机的烈度更大。如果不想用恶性通胀彻底废除债务,那么危机必然会到来。当然,恶性通胀可能是更严重的危机。
中国政府赤字和债务增加投资,把2008年应该爆发的危机拖延到了今天,结果必然是酝酿更大的危机。 网友评论: 个人认为目前的烧外储稳定汇率的模式最多维持一年,这还是在不出现黑蝴蝶的情况下,比如房价加速下滑,企业债地方债危机爆发等等。
汇美元回国贪图那点理财利率的一定要三思,逆向操作才对。
衰退是肯定的,出来混,总要还的。
换美元,尽量不要持有人民币资产。
    责编: Amy

    上一篇: 李克强重大失误? 曾庆红大秘刻意泄密

    下一篇: 动向杂志:王岐山已立案 传曾庆红做好坐牢准备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