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防雾霾产品的尴尬
2016-01-01
2015年11月以来,中国大陆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在雾霾不断刺激人们呼吸道的同时,也刺激了商家的嗅觉,市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防霾“神器”,但在统一标准缺失、监管缺失、商家诚信缺失的情况下,这些商品真能防霾吗?

随着挥之不去的雾霾成为中国大陆许多地区的常态,防霾产品也迅速变成人们的“生活用品”。现今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品牌的空气净化器、PM2.5防护口罩、“洗肺”营养品、罐装新鲜空气、抗霾绿色植物等。这些被商家大肆宣称为“抗霾神器”的商品,真的可以抗霾吗?

防阴霾口罩

与空气净化器相比,方便挟带、相对价格便宜的口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抗雾霾天的主要“武器”。

据中共官媒《人民日报》报导,有专家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PM2.5口罩噱头大过实效。 由于PM2.5粒子相当于针尖二十分之一大小,普通无纺布口罩纤维根本无法阻隔。

另外因没有统一标准和监管,许多国产棉质、无纺布、活性炭口罩经测试发现,不是难防细颗粒物,过滤效果差,就是根本不透气。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日前对市场上的PM2.5防护口罩进行检查的结果也显示:市售PM2.5防护口罩效果较好的不足五成。

针对国民相信外国产品的心理,许多商家仿冒国外名牌产品。2015年12月,上海海关查获两批假冒3M公司出产的N95型口罩,共12万个。

空气净化器

随着阴霾天气的常态化,空气净化器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不少家庭空净产品的数量已由1台增加至2~3台。据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前9月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67.8%,零售额同比增长83.4%,其中北京地区零售量占比25.7%,零售额占比27.3%。

据大陆《法治日报》报导,对于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空气净化器,存在商家虚假宣传的情况。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说,商家在净化效率、净化空间、净化寿命和净化物质的种类宣传中,存在不实宣传。

他说:“如果不确定空间大小、时间长短,‘净化效率’这个值没有可比性。打个比方,1立方米的空间,开机1小时净化效率达到99%的净化器,放到更大的空间净化效率可能只有80%。如果风量很大,净化效率也很高,实际一算其洁净空气量(CADR值)可能不到100,或者只有几十,就属于垃圾产品。”

目前空气净化器市场“虚夸”已经成为“潜规则”,企业的宣传多盯在“雾霾”“PM2.5”“去除率高达99.89%”等关键词上。然而买回家后净化的效果究竟如何,消费者无法判断。

在广东省洁净技术行业协会召开的空气净化研讨会上,专家表示,其实民用空气净化器根本达不到PM2.5等污染去除率99.9%,这种说法完全是忽悠消费者。以一个大小为30立方米的密封实验仓为例,需要净化设备进行1000次换气,才可以实现去除99.9%的PM2.5的目标;或者需要在实验仓中放704台净化器,才可达到99.99%的香烟烟雾净化率。

而对于民用的那种功率很小的净化器,大多都是偶尔开一二十分钟,根本无法达到有效去除PM2.5的目的。

防霾产品市场乱象

除此之外,市场上还出现罐装空气、洗肺菜、抗霾植物、防霾纱窗、排霾饮品、便携式“电子口罩”以及加载在婴儿车上的各类净化器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对于商家的宣传,网上一片辟谣之声。大陆防霾产品市场乱象丛生。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防霾产品市场乱象出现的原因:一是商家逐利的心态,阴霾成了他们眼中可以利用的商机;第二个原因是,面对市场上海量的商品,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而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大陆目前还没有一个强制的国家认证标准,很多产品认证标准五花八门。美国之音援引东华大学教授沈恒根的话说,中国空气净化行业目前缺乏国家统一标准,行业准入门槛低、标准缺失、监管不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亟待出台更加全面、严格的空气净化产品国家统一标准,以整顿混乱的市场秩序。
    来源: 周慧心 责编: Kitt

    上一篇: 2015年王岐山为清理江派创下多项纪录

    下一篇: 2015年中国人最关注的五只落马“老虎”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