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夜雨十年灯》:张宗宪、马未都聊收藏
2018-11-19

【看中国综合报导】张宗宪:我英文名叫萝卜张(Robert Chang),中文叫张宗宪,有人还叫我小张,大概我这个人长不大,所以叫我小张;还有人叫我小儿科,大概我这个人不肯花钱吧。

我是谁的粉丝呢?坐在旁边的马未都先生。他懂红学,知道中国历史,知道古代三千年皇帝的名号。我刚刚小学毕业,13岁就经商了,没有学过徒,也没有拜过老师,可以说是独闯江湖。

14岁到北京,住在很有名的考古专家耿宝昌先生老师家里,在灯市口。那时候,灯市口有四个牌楼,叫“东四牌楼”,现在都拆了;还有电车路,电车比人走路还要慢,停了,上面车厢还会动的。那是抗战还没有胜利之前,我们受到日寇侵略的时候。我经过了“一二八”、“八一三”、“九一八”,这段历史是我们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

我1948年到香港,在那里住了七十年。刚到香港的时候做服装,服装都没生意。后来就慢慢开始做瓷器。我父亲在上海做瓷器也是有名的,专门做官窑。北京好的官窑都是宫里出来的。那个时候有一位先生在琉璃厂开店,拿点东西到上海。上海专做铜器的,徒弟也跟老板做铜器;老板做瓷器的,徒弟也做瓷器,每一行都不同。一般买到官窑瓷器的一定是我父亲,他价钱出得最高,做出名了,所以在大陆做“本庄”。有的中国人跟洋人做出口,我们是专门做官窑。所以我小时候在父亲店里也听到一点关于古董方面的东西,也得到一点教育。但也没真正学过。

到香港,我很辛苦,带了20块美金,不会讲英文,不会讲广东话,也不会讲国语,没有亲戚,没有朋友,再加上身上没有钱,就这么创业。一块钱过一天。人家扔掉的报纸拿起来看看,都没钱买。

后来,很多上海、南京的行家拿了货到香港做生意,那个时候在北京叫“跑河”的——河东的东西拿到河西去卖,叫“跑河”;香港叫“掮客”,掮了你的东西拿到那边卖;外国人叫“经纪”,Broker。我就那时候为了一块钱跟人家打架。

后来凑凑凑,凑到一千多块钱。我一个最要好的朋友梁雪庄,他很看得起我,一个北方人,他们的店在北京廊坊二条做珠宝——那个时候琉璃厂出做古董的,廊坊二条都是做珠宝的多——他对我印象很深,说我很看得起你,我借钱给你。借甚么呢?那个时候币值波动很大,他说我借金子给你。借多少呢?十两黄金,就是一条。他说你借金条,还也还金条,今天金条值十块,跌到一块你也还我金条;涨到一千块,你也是还我金条。我第一次借了两千块钱,办好汇票寄给我父亲,那时候大陆必须要有外汇才能装货到香港,从此之后,就做了这一行。

“收藏”这个江湖就是要让你学会辨识这个世界,在辨物的同时辨人,在领略物的同时领略人,继而领略我们这个世界。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翡翠的“六多六少”(上)

    下一篇: 翡翠的“六多六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