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断定后世子孙的未来?
2020-01-11

文|元初衷

阅读古籍,会发现古人很有智慧,有远见卓识,能从祖辈的所为判断出后人的未来。而且,判断的标准历经数千年而不变。我们试举三个例子分别发生于近代的明朝、1千年前的宋朝以及2千年前的汉朝来说明:

“三元宰相”商辂之父
明朝人商辂(1414年~1486年)的父亲曾在严州做府吏,他常常劝同事们要奉公守法,不要冤枉害人。所属各县凡是有囚犯押解到严州府,只要有冤屈的,他一定替囚犯申诉,救助他们,许多人因此而保住了性命。

一天夜间,太守远远就看见府吏的家中有光亮闪烁,过去查看,并不是火光,因此颇为诧异。第二天早上,太守问府吏昨夜家中发生了什么事,府吏说:“我家生了一个儿子。”太守联想到昨夜的奇异光亮,心想商家必定生了个贵子,待满月后,特地让府吏抱来让他看看,又惊奇又羡慕。

府吏家生的这个孩子就是商辂。正统十年,他连中解元、会元第一,继而又殿试夺魁,连中三元,这在明朝三百年来只此一人,商辂后历任三朝内阁重臣,官至吏部尚书,人称“三元宰相”。

商家子孙有如此成就,人们都说是其家父当年替人洗刷冤屈,广积阴德的缘故。

欧阳修之父善举积阴德
欧阳修(1007年~1072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父亲欧阳观有学识德行,曾当过泗、绵二州的判官,对案件的审议判罪很下功夫,唯恐有冤情。他每每再三推敲能否免除犯人的死罪,以免不该死的被误判死刑,常常为不能免除犯人的死罪而叹息。

欧阳观过世时,欧阳修还未成人。母亲曾将这些事告诉欧阳修,并对他说:“我不知道你将来能不能有所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好的后代。”后来,欧阳修果然考上进士,成为一代贤相。皇上追封他的父亲欧阳观为郑国公。

欧阳修的母亲相信善恶有报,非常相信行善之人一定有福报。欧阳修的父亲那么用心的杜绝冤情,解救他人的行为,就是善举,积下了很大的阴德,后世儿孙一定有大福报。

于公断案积阴德子孙位列三公
西汉时,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有位于公,他曾在县中任狱史、郡决曹等官职,他秉公断案,以宽恕怜悯之心待人。

当时,东海郡中有一个孝妇,年轻时就守了寡,又没有了子女,但长久以来,她仍旧恭敬谨慎的服侍赡养著婆婆。婆婆非常可怜她,想让她改嫁,但她执意不从。婆婆认为是自己这个年老无用的人拖累了她,便上吊自杀了,希望儿媳能找个好的归宿。结果老太太的女儿到官府告状,说是孝妇杀死了老太太。官府便派人将那位孝妇抓了来,在官吏的严刑逼供之下,孝妇最后被屈打成招。

于公知道这件事后,告诉太守那位妇人恭谨的侍奉婆婆十多年了,不可能是她杀的人。但太守固执己见,根本就不听。万般无奈之下,于公抱著判决书在府衙就大哭了起来。后来他借口生病,辞职离开了府衙。

那位孝妇最终被以谋杀婆婆的罪名处死。孝妇含冤被害后,县中大旱了整整三年。

后来新太守到了,占卜大旱的原因。于公便把孝妇的事情告诉了他,于是新太守亲自前往孝妇的墓前祭奠,并为她立碑,表彰她的孝行。结果,天上真的降下了大雨,这一年县里庄稼获得了大丰收。

因为于公在任官期间公正无私,善良怜悯,所以那些因犯法而被他治罪的人都心服口服,没有对他心生怨恨的。人们甚至为他建了生祠,以示敬重和纪念。

有一次,里巷的大门坏了,人们准备要修理。于公对他们说:“把大门建的稍微高大些,使它能通过四匹马拉的高盖车。我审理案件这些年来,积了很多的阴德,而且从没有制造过冤案,因此我的子孙必定有兴旺显贵的。”

果不其然,于公的儿子于定国后来做了丞相,孙子于永则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并封侯传世。

不断冤案,替人洗刷冤情,都是积德的善举,相信善恶有报的人,从中都能得出其家儿孙一定得大福报的结论。

古人有远见卓识,不是说古人有多么聪明,而是古人相信天理,把天理作为衡量标准带来的智慧与远见。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八字相同  人命各异

    下一篇: 八字算命术的确立及历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