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万拾荒者 帮派割据皆设飞虎队
2016-02-13


北京的拾荒者。(网络图片)

北京有10万拾荒者,有如丐帮,且帮派割据、常起激斗,有人认为他们扰乱城市秩序,但也有专业人士认为,这个弱势群体对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北京青年报》日前报导,据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总工程师王维平调研,北京的拾荒大军目前仍有10万人,分成多个帮派,这些拾荒者分布于京城80多个地方,多以同乡形式聚集在一起,各自分割利益区域。


对于一些贫穷而又缺乏技能的人来说,在北京拾荒是他们的暴富之路。据王维平介绍,北京拾荒者一度多达15万人,目前仍有10万大军,这些人靠收废品、捡垃圾为生,第一代人是在1978年进京的,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


对于北京这个以回收废品为生的庞大群体,王维平称之为“丐帮”。据介绍,他们一共分13个帮,分别聚集在北京四环外的82个“营盘”,每个“营盘”里住着2,000多户人,其中最大的帮是川帮。


据王维平回忆,川帮最先进入北京“捡破烂儿”的是一位名叫杜茂洲的四川人。1987年的一天,这位四川巴中人在获得当局同意后,带着家乡弟兄涌进了北京一处垃圾场。当年,这些巴中人每月人均赚1,500元,一下子成了当时的高收入阶层,而当时王维平的月工资也只有200多元。


杜茂洲后来成了这500人的“把头”,要求每人每月向他上交500元的份子钱。来北京前,杜茂洲在老家当小学教师,那时他一年的工资也只有400多元。


不过,始料不及的是,行业内的恶性竞争随着拾荒队伍一起膨胀起来。


“从前,打架、械斗几乎是家常便饭。”王维平介绍说,就这么大的地盘,各帮派的人都想多占点儿,因此互相挤压。


河南籍拾荒者老秦记得,一次为了抢首钢附近的一片垃圾场,居然“来了几卡车人,武器都用上了。”


这种局面下,每个帮派都设立了“飞虎队”,成员都是最能打的一批年轻人。王维平说,这个群体已成为北京治安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拾荒者带来了问题,但城市却少不了他们。在城市发展中,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很重要。王维平也是北京固体废弃物管理处的调研员,在他看来,垃圾的“废品回
收”是当下最严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目前垃圾回收缺乏政府团队。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北京这个巨大的拾荒群已经自发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捡来的塑料、金属、玻璃、鞋底胶皮等各自运到哪里,分工非常细致,而这是当局远远没有做到的。


而北京各区的废品回收人群都在萎缩,已有的82个废品回收集散地正在逐渐消失。如此下去,如何分拣回收年产700万吨的垃圾,将成为北京的一个难题。


《中国城市网》日前登载的一份来自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拾荒者缓解了就业压力、扩大了社会就业面。这个人群为弱势者,包括农民、下岗职工、残疾人及劳动能力较弱的人,在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拾荒成为一种职业,解决了社会弱势人群的最基本需要,开辟了一条就业门路。
一位北京拾荒者表示,只要他们停业一个星期,“你信不信全北京满大街都会堆满瓶子?”
   
针对目前拾荒群体帮派割据、常起激斗的情况,有评论认为,这个群体生存资源有限,同时又缺乏医疗等各项基本的社会保障,生存压力很大。所以,对拾荒人群怎样管理才能既维护城市秩序、保护环境,又让拾荒者不受到伤害,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石涛评述》香港暴力不断升级 死路一条

    下一篇: 台南强震救援历8天完成 114人罹难1人失踪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