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将带来通货膨胀 损害中国经济和平民百姓
2015-07-15
最近三周来中国股市的暴跌,实际是市场力量挤泡沫回归真实股价的正常过程。可是政府将此作为一个政治维稳的任务来“救市”,从银行发钱到政府买单,从新闻管制到司法恐吓,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手段。虽然规模做法眼花缭乱,但是最后结果必然是经济上“得”不偿失,甚至有弊无利。在政治上这样做也是缺乏远见。

从中国经济总体和持续发展来说,政府就不应该救市。一年来中国经济基本面恶化,GDP增长率下降,企业盈利减少。可是在政府鼓动和干预下股价反而飞涨,沪指从2000点到5200点,背离真实价值,形成股市泡沫。这是学界和实业界私下议论中几乎是一致的看法,虽然他们的实话不能被公开发表。股市泡沫吸空实体经济需要的资金和脑力,有害于中国经济发展。现在泡沫破裂,向真实价值下调,是个有利于未来实体经济的好事。可是政府倒过来去“救市”,也就是去维持泡沫。除了继续上面所说有害于中国经济发展外,还要赔上几万亿纳税人的钱去托这个泡沫。到最后还是不能改变真正的股价。

经济学说得很明白:股价最终是由企业盈利决定的,其它因素的影响只是短期暂时的。你可以靠浪费钱帑将泡沫托起来,那只是暂时的,假象的。从长期来说,这些其它影响股市的外界手段包括财政补助或者货币发放都是内生的中性的。

“内生的中性的”比较术语化,有些难懂。我下面将内含的经济学模型理论改成一个故事帮助理解吧。譬如某国股市是个大企业,实际股值是5元,政府硬要说是15元而且要托市。股民不信。于是政府给股民说若你卖出股票我政府就以15元买入。股民想,我试试看政府是否说话算数。于是股民卖出1/3的股票。股票跌了一下。政府从财政支钱将这些股票用15元买入。这样股价就维稳了。过了几天,这股民算了算政府的财政收入,又觉得不对。这股明明只值5元,政府财政没有这么多钱兑换余下股票。保险一些,我再卖掉一些股票。于是他又卖掉1/3的股票。股票又跌下去了。这时政府财政上已经捉衿见肘,于是政府说我还有中央银行能印钞票来弥补前期的财政赤字,并且能印钞票来买剩下的股票。政府将此付诸实施,用扩张的货币以15元又买入新抛售的股票。这样股票又反弹维稳了。可是经过这么两轮财政赤字和货币扩张,因为实体经济没有改善,造成了通货膨胀,物价涨到原来的三倍。最后股民手中剩下的1/3股票虽然市值价格15元,可他的生活成本也同比例增加,按购买力计算还是回到原来实际股价5元的水平。这就是长期均衡价格只由企业盈利水平决定,而不是靠政府发钱能解决的道理。

上面故事结局里,虽然实际股价还是回归真实价值5元,可一些其它结果变了。第一是股权构成变了,这个企业更国有化党营化。企业效率下降更不赚钱。第二是收入分配变了。企业老板赚了,股民们有赚有输,而成本由全体国民承担。那些没有资产的低收入者贫民百姓没有获利却要承担更高的物价,成了这个救市的牺牲者。

这个故事叙述的还是个和平发展的过程。假如在过程中,那个企业盈利下降实际股值下跌了呢?这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企业将更依赖政府补贴而缺乏竞争能力。还有,如果金融股市信用体系崩溃了呢?通货膨胀失控了呢?那后果就更不堪设想。除了政府没有能力维持那15元的股价外,还会造成经济危机和萧条。

由此可见,此轮“股灾”中政府的救市政策是饮鸩止渴,有害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有害于改善收入分配。这些不顾经济规律只求稳定和政绩的动作反映的是近年来执政党内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和高压维稳的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对中国未来经济十分有害。过去毛泽东的反右和随后的大跃进大饥荒就是一个深刻教训。痛定应该思痛。政府应该做的是尊重市场机制,减少干预,广开言路和去除信息封锁,将精力放在发展实体经济,改善经济基本面上。
    来源: VOA 责编: Amy

    上一篇: 万里去世 曾罕见发声要求重评毛泽东

    下一篇: 华尔街日报:中国经济基本未显现复苏迹象 图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