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智之子:南京保卫战不是国耻! 2
2015-11-22


潇湘晨报曾采过我,如下报道:

唐生智,在儿子唐仁和眼里是个隐忍、沉默的人。

不谈往事,是唐家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据唐仁和回忆,在文化大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唐生智已经整天不出门了,就一个人呆在屋里。冬天里,唐怕冷,全家把所有的木材都劈成柴,放在他的房间让他烤,墙壁都熏黑了。如果不是1968年,“被软禁”期间,单独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唐仁和恐怕不会听到父亲亲口谈论南京保卫战的。对于当时的南京卫戍司令部总司令唐生智而言,南京一战是他永远解不开的心结。看到那些总是写父亲“自告奋勇守南京”的材料,唐仁和有话要说。

南京失守以后,父亲向蒋介石述职了。后来成立远征军,蒋介石就跟我父亲说让他去远征军当司令,我父亲就说他身体不行去不了,就没有去做远征军司令。一是他自己身体条件差,再一个压力也大。蒋对他还是很宽宏大量的。从蒋介石的日记,还有台湾的资料来看,蒋介石都没有对我父亲说什么,一直没有说什么。

我父亲二十多岁就开始信佛了。他总说一句老话,人在做事,天在看。凡事自有公论。

唐生智回忆(1937年11月上海撤退前夕),第二天,蒋又找我去。他说:“我们出去看一看。”到了复廓一带,主要是看桂永清所指挥的教导总队的阵地。我回家以后,就要参谋处赶快拟一个城防计划准备次日亲自送给蒋看,并推荐谷正伦、桂永清为城防正副司令,或再加上罗卓英为总司令。

下午,蒋又找我去,对我说:“关于南京的问题,要就是我留下,要就是你留下。”我说:“你怎能够留下呢?与其是你,不如是我吧!”他立即问:“你看把握怎样?”我说:“我只能做到八个字:临危不乱,临难不苟。”

总有人写的资料说我父亲自告奋勇守南京,我父亲是没有办法的。有些资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不是很准确。现在慢慢开始纠正。包括我自己,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我也是在慢慢地往前补课。

每次跟人聊起我父亲唐生智,南京保卫战肯定是绕不开的话题。

父亲作为南京保卫战守军的司令长官,战败了,战争是局部的失利了。作为军人而言,他是南京卫戍司令部长官,在指挥上总有点责任,但不是说完全的责任。

我父亲也知道南京守不住,全部是从淞沪战场上撤退的部队。说是说只要你守一个星期就可以了,但是不可能只守一个星期。父亲还是想与南京共存亡,确实是与南京共存亡。

当时包括我母亲在内,全家人都在南京。我母亲还记得,那个时候天上是飞机,天天轰炸,我们住的地方都落了炸弹。我们家还有一条狗都炸死了,父亲特别喜欢喂狗,是一条德国的狼犬。

南京保卫战究竟有多残酷呢?

综合历史资料表明:

数十年前的南京城并不是一座不战而亡的城市。因为各种影视作品只专注于表现南京大屠杀,所以大多数人只知道在南京是发生了中世纪式屠城。但对于南京保卫战很多人或是不知道,或是存在种种误解和谣传。南京不是华沙,不是巴黎,不是雅典,也不是布鲁塞尔。这座城市的保卫战曾经有悲壮和惨烈的开始,也有过令人叹息和硬咽的结局。

当时南京背靠长江,三面绝地,国军海军早已在江阴海战中全军覆没,这代表南京守军的大后方交给日本海军了……陆上的南京城墙32.676公里、外围阵地70余公里,按照需防守阵地总长度计算所需兵力,防守70余公里至少15个德式师、加上2线战地、预备队、守城部队,至少需要40万国军才能坚守。

先简叙下日军大概攻城部队:华中方面军、上海派遣军:第9师团、第16师团、第13师团。第10军: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加上直属部队共计24万余人,另有大炮700门、火炮1200门战车400辆、飞机400余架。。。面对这24万的日军精锐,以当时国军综合军力算,至少需要40万兵力才可以勉强抵抗!而日军意图明显,以南京为目标与国军主力决战,并且围歼国军主力(比较像2战中经典围歼战50万德军吃掉85万苏军的基辅会战)如果说国军在南京这片易攻难守的城池在拿出40万防守的话,也最终会输,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这样对抗日持久战不利!太原会战国军投入40余万、淞沪会战75万,国军当时183个师总共才210万人,那还剩多少兵可以维持抗战大局呢?

当时蒋介石想守南京,但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当时德国军事顾问<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认为南京城是不设防城市,但对国际方面有负面影响,如果打,根本没有重兵集团可用,就算拿出重兵集团来打也必败无疑!但是不打,更对不起南京市民。

后来,唐生智请缨出战,表示尽全力防守南京城;蒋介石很高兴,以蒋介石的意思,就是尽量拖住日军,争取部队休整,国军主力部队向大后方转移,蒋介石尽自己能力,抽调精锐部队给唐生智。
来源: 阿波罗 责编: 如初

上一篇: 每日汉字  姓吕的同学,会不会合唱?

下一篇: 每日汉字  “城”字其实是带着武器的……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