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酒店遇袭事件点阅量达16亿 成热门话题
2016-04-07


4月5日,一则女子高档酒店遇袭微博窜红网络,截至6日晚9时,微博阅读量已达16亿次,200万条讨论,成为最热门话题。数万网民怒轰涉事酒店,同时网络也出现质疑之声,认为此事件并不简单。有评论指,事件发酵皆因激发大众对于不安全感的共鸣。

4月5日晚间一则“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帖子在中国大陆的社交媒体上被转疯了。帖子是ID为“弯弯_2016”的微博用户发的,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微博中除了详细的文字叙述外,还配有视频及事态进展等内容。

“弯弯”的帖子称,4月3日她在北京出差期间,入住位于酒仙桥的如家连锁店旗下的高端和颐酒店时,在酒店房间外遭遇一男子“殴打”、“劫持”未遂。“弯弯”指责如家酒店事发前后态度“冷漠”、当地派出所接到报案后无动于衷。

酒店“监守自盗”?

根据“弯弯”的描述,“整个过程持续了5、6分钟,在一个全是监控摄像头的地方,没有任何安保人员、酒店管理人员出现搭救。值班经理也是在前台电话被打爆,事情结束之后才‘姗姗来迟’。且在事发之后没有派任何人沟通袭击事件的始末,甚至不关心在自己酒店里发生了什么事,以及确认当事者的安全。”

该事件发生地点是北京和颐酒店,一家知名的高档酒店。高档酒店通常具有高质量的服务、一流的安保系统。在这样的酒店,众目睽睽之下,还会发生如此恶劣的事件,不怪乎人人自危了。

“墨黑纸白”在其博文中表示,此事件最让人们揪心的不仅仅是存在有这样的恶人,而是在一个高档的,安全系数高到只有拿房卡才能登电梯的酒店竟然会有这样的恶人。“在受害者的表述中,我似乎只能看到四个字,监守自盗。”

据警方调出酒店视频显示,施暴者在酒店服务员在场的情况下还能淡定的打电话,甚至追赶逃跑的受害者,“这很不符合一个意图犯罪的人的心理,至少他是相当熟悉这个环境,甚至是对服务员毫无芥蒂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如在无人之境对受害者进行拉扯,甚至要拖入楼道口?”

他质疑道:“施暴者为什么可以如此逍遥地来去自如,并且作案手法和对环境的把控如此娴熟?这到底是谁给的便利?也很容易让人们怀疑酒店是否有更多的嫌疑?”

事件“冲击公众心理安全底线”

为何此事件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新京报》4月7日刊登社论《女子酒店遇袭冲击公众心理安全底线》称:“这一事件之所以关注度如此之高,其中固然有对视频中被施暴女子的同情,陌生男子是那样残暴,酒店人员是那样冷漠,而受害女子又是那样无助,似乎一切都重归丛林时代,当事人只能一切都靠自己。这样的一个透著冰冷的环境,让人窒息,也让人心生怜悯。”

该社论表示,酒店安保责任的缺失,以及接案警方办案的效率都成为舆论发酵的因子。“很多时候公众安全感的丧失,并不是因为一个极端恶性的事件,而是在庸常的生活场所,在最不应该发生危险的地方遇到了危险,并且得不到公权力有效的救济。这或许才是今天舆论大声疾呼的原因所在。”

“弯弯”在事件中称,当时“酒店服务员视而不理,以为是小俩口闹别扭。”对此《红网》的一篇评论文章写道:就因为“以为是孩子吵闹不听家长话”,放任人贩子把幼小孩童拐走;“以为是家人或者情侣的争执吵架”,放任了抢劫犯的施暴;“因为害怕会被报复”,眼睁睁看着小偷将手伸进乘客的口袋……

现今社会太多的“放任”和“眼睁睁”在蔓延,如果有一天我们遭遇危险,“眼睁睁”地看着可以伸出援手的人视而不见,那将是怎样的哀痛?

此事件“诡异” 引多方质疑

在众多网民痛斥酒店、警方,同情受害者的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一些质疑之声。

据英国BBC中文网报导,“弯弯”的第一条相关微博是在4月5日零点发出,到4月6日零点,“弯弯”微博的阅读量已经超过60万。而微博上该话题的总阅读量已经接近3亿,相关讨论60万条。显示“未遂劫持”过程的酒店监控视频,在优酷上也已经突破152万的播放量。其飞速窜升的传播速度引来网民的质疑。

据《明报》报导,“弯弯”在微博、优酷、腾讯的影片均是利用新开账号,专门用以发布此事件,令人生疑。有人质疑事件涉嫌炒作。和颐隶属的如家酒店刚于本月初与首旅酒店合并,将从美国退市。有人认为不排除竞争者在此时“暗箱操作”。

也有评论认为此次事件是专为“稀释”巴拿马文件风波的热度而制造的新闻。大陆媒体人陈先生向自由亚洲表示,利用可控的释放热点冲淡重大舆情,是官方网络战的方式之一。全球持续发酵的巴拿马文件风波,甚至没能进入微博热搜前10名。一边严密的封锁,一边放水形成热点引导,导致涉及中共领导人的巴拿马事件传播就更加有限。

不论此事件是“炒作”、竞争对手的“暗箱操作”、还是欲盖弥彰的新闻,其可以引来这么多关注,正因为此类事件“冲击公众心理安全底线”。在中共治下的中国大陆,乱象丛生,学校惨案、幼稚园幼童被杀、公交车被放火、马路上被明抢、被“报复社会者”撞死、女子被绑架、强迫卖淫⋯⋯再加上路人的冷漠、警方的不作为、政府部门的利益连带,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担惊受怕”、“人人自危”。有评论称:“此事件无论它发生的如何‘可疑’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它还是戳痛了我们的软肋。”#
    来源: 周慧心 责编: Kitt

    上一篇: 郭伯雄案结送审 未公开真相曝光

    下一篇: 助千人非法移居葡萄牙 中国男子遭全球通缉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