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充满诗意的历史名城:扬州
2018-07-30
文︱美慧

扬州,一座在中国历史上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位处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历来是江苏交通运输的重要门户,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

华夏文明的熏陶,使得扬州成为人文荟萃、风物繁华之城,历史上多少风流人物驻足吟咏,古运河横贯城区,雅致的园林遍布扬州城,整座古城充满著细柳、明月、绿水,宛如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每年吸引了无数游客造访。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地处江苏中部的扬州,东临东海,南临长江,北达淮河,中有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这里交汇,历来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苏北的重要门户,如此的地缘优势使其成为著名的商贸都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可说是神仙福地。根据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记载:“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这四人一起畅谈心愿。可知扬州可说是当时最繁华的地方。

隋炀帝大业初,提升了扬州的郡制,将扬州改为江都郡,大运河自东都至江都贯通后,江都遂成为炀帝的常驻之地,他在此建江都宫,还特地将各地的富商迁到江都来,扬州由此奠定了繁华的基础。到了唐代扬州成了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

唐诗宋词里的风雅城市
交通便利,物产丰富,风光秀丽,造就了扬州的繁荣兴盛,不仅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的最爱,也是诗词作家争相称颂的历史文化名城。

李白的〈送孟浩然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此外,唐杜牧的〈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以及杜甫的“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整座扬州城在唐诗宋词的歌咏下,更显得清丽风雅。

如诗似梦的月亮城
扬州与月亮也有一段特别深厚的渊源,不仅在诗文中常可看到扬州的明月,而且在建筑、地名和店名之中,也产生了许多带有“月”字的命名,其中,还有一段与明月有关的爱情故事,至今仍被大家广为传颂著。

话说清代有一位自称为“二分明月女子”的扬州名妓陈素素,擅长写诗作画,还能谱曲,著有诗集《二分明月集》。

有一位名叫姜仲子的莱阳书生爱上了陈素素,无奈陈素素却被一位扬州豪强强行夺走。姜仲子失去了陈素素,整天失魂落魄,他暗中修书给陈素素,说明自己此生非她不娶的心意。

陈素素见信,肝肠寸断,立即咬断自己所戴的指环,请来者捎给姜仲子。“环”与“还”同音,表示必还之意。后来,清朝的朱素臣根据陈素素的故事,写了一部戏曲传奇,题作《秦楼月》,这段动人的爱情故事也因此流传了下来。

广远繁华的京杭大运河
扬州可以说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开启了扬州的繁华之路。

大运河是指人工开凿的河道,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挖了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邗沟,联通了长江和淮河,扬州就此诞生。后来,隋炀帝杨广继续开挖,成为了京杭大运河的缔造者,也打通了国家经济的“任督二脉”。

当年,二十二岁的杨广,风华正茂,被朝廷任命为扬州总管,长达十年之久。三十二岁时,杨广离开扬州,登上太子之位,三十六岁称帝。

位居万民之上的杨广虽然人在长安,但心里依然记挂著风光秀丽的扬州。于是他下令开凿从涿郡到洛阳、扬州到余杭,全长二千七百余公里的大运河,并在大业元年(605)、大业六年(610)和大业十二年(616)乘船顺河而下,三次南巡扬州。

第三次下扬州,他便再也没有回到中原,扬州成了他人生的最终归宿。618年,隋炀帝在他最爱的扬州被部下缢杀。在夕阳余晖的衬托下,大运河悠远静谧,繁华依旧。

园林多是宅 车马少于船
在历史上,扬州的园林曾经鼎盛一时,甲于天下,素有“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的美誉。

扬州园林风格独特,既有北方皇家园林之雄奇,又有江南私家园林的秀丽,具有南秀北雄的特点。较具特色的有明代的休园、影园及清代的瘦西湖、寄啸山庄、个园等,其中又以瘦西湖最具代表。

瘦西湖位于扬州城西北,六朝以来即为风景佳地,康熙、乾隆几度南巡,当地的豪绅争相建园,瘦西湖沿岸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这是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描述扬州瘦西湖的一
首诗。

瘦西湖上园林巧妙的组合,与天然美景相辉映,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隄春柳、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楼、吟月茶楼、湖滨长廊、石壁流淙、静香书屋等两岸景点,形成了一幅清丽的立体山水画卷。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大学》之学

    下一篇: 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