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纵谈:虚心学习是创作的根基

写作纵谈:虚心学习是创作的根基

2016-05-09
有这样一则故事:明代苏州地方,有一个人名叫沈野之。他极不虚心,不论写诗作文,竟然先自圈点,然后便传示他人。按照古人的传统习惯,都是自己阅读别人或古人的诗文时,用沾朱砂的红笔,在每句的下方,画个红圈(。),或在某个佳句的旁边,画两个红圈或三个红圈,表示那是佳句或特佳之句。但是沈野之却把自写的诗句画上红圈,并把自认为的佳句画上两个或三个红圈,以自夸为佳句、特佳之句。

所以,著名文学家曹学佺便嘲笑他:“半夜号跳常索酒,一生毷氉(读毛草)自圈诗。”世间像沈野之那样的人,还是不少的。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凡是自满者,大抵都是不爱学习的人,也无怪其夜郎自大了。

袁枚,字子才,他在《随园诗话》中曾引证过两位诗人的句子:一个人是鄂容安,他在〈题甘露寺〉一诗中,写道:“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另一个人是方子云,他在〈偶成〉中写道:“目中自谓空千古,海内谁知有九州?”他们二人的诗,都鼓励人们要虚心学习,颇有味道。

谈到虚心学习,人们总想到的是多读书。书当然要读、而且应当多读,但是学习的内容,不可只限于书本知识。我国科技史上,很有名的著作《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就十分注意向社会、向他人学习。他主持过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兼管过军器,研究过城防、阵法、兵器和战略战术,提高了武器的质量和数量。他主管司天监时,亲自制造和改进了观象仪器。他的官做得很大、地位很高,但他却时时处处虚心向他人学习,各种各样的人物都是他请教的对象。因此,他才有可能在《梦溪笔谈》中,以大量的篇幅总结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

从事创作、写文章,虽不完全同于写科学著作,但同样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行。杜甫所谓“转益多师是汝师”,意思就是要我们虚心向各方学习。《随园诗话》的作者袁子才还说:“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如果善于选择、提炼,从村童牧竖那里,也能得到写作的佳句。袁子才的庄园里,有一个担粪的工人,于十月间,在梅树下随便地向他谈到:“现在,梅树已有一身花了!”袁子才听了这句话,觉得他讲得很新鲜,受到启发,立刻写成两句诗:

月映竹成千个字,
霜高梅孕一身花。

又一次,二月间,袁子才离家出游,一个和尚给他送行。和尚说:“可惜园中梅花盛开,我公却带不去!”袁子才又得到启发,因而得句云:

只怜香雪梅千树,
不得随身带上船。

这两处写梅花的诗句,都很有情趣。袁子才都是向他人学来的。

致力于创作应当虚心征求旁人的意见,可以举唐代大诗人朱庆余向张籍请教的有名的掌故。朱庆余,闽中(今福建,一作越州)人。宝历年间中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其诗辞意清新,描写细致。有《朱庆余诗集》。廿八岁那年,在应进士考试之前,他把写成的诗文,工整地抄了许多,送给年近花甲的老诗人张籍,虚心向张籍求教,并附上一首绝句: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人们常说,诗以比兴为佳。朱庆余的这首诗可以说是运用比兴手法的范本。作者以新嫁娘自况,描摹新婚夫妇闺房之乐,写得十分委婉曲折,然而却别有寓意。诗的题目为“近试上张水部”。张籍曾经担任过水部员外郎和国子司业,人们尊称他:张水部或张司业。由于点明了“近试”字样,因此所谓“待晓堂前拜舅姑”说的当是临近考试,马上就要受到主考官员的评定了;而“夫婿”一词比拟张籍,低声相问:则刻画出作者虚心征求意见的情态。可以说细致入微。据说张籍读到了朱庆余的诗之后,十分欣赏,立即酬答了一首绝句: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齐纨:齐国出产的名贵丝织品)
一曲菱歌敌万金。(菱歌:采菱时唱的歌。敌:相当)

当时已是大名鼎鼎的张籍,在这首诗里,赞扬了朱庆余虚心求教的态度,说他巳经十分明艳可人,还能沉吟低调,虚怀若谷;虽然穿着朴素,没有大富大贵的打扮,只有自然、民间的纯性,却能超越万金!

虚心学习的人,必然会受到人们的赞赏;毷氉自大的人,必然会落得可悲的下场。这是一条规律──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从政做官,都是如此!
    来源: 庄敬 责编: Sarah

    一周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