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眼睛和时空

漫谈眼睛和时空

2016-04-0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所获得的外界信息,90%以上来自眼睛。可是,眼睛见到的,一定真实么?

“杯弓蛇影”故事中的乐广,墙上的弓的影子落在杯里,被来家里喝酒的朋友看成了一条小蛇,眼睛看见是“幻影”;“情人眼里出西施”吗?可见心理感受能给眼睛造成“错觉”;地球围着太阳转,然而人们所见到的却正好相反,因为参照物变化而给人眼造成了“假相”。别有用意的人,用一些精心捏造的录像资料来欺骗人们,有意让人们看到“假相”,这就更需要利用一些常识和细节来好好分辨了。

事实上,由于受人所在的物质空间和观察能力的极大限制,眼睛见到的东西很多都是虚幻的。我们所感觉、接触到的基本上是分子构成的物体,人眼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位于分子和星球之间的景象,并非这个大千世界的全景。

眼睛的功能就好比照相机。光线通过照相机的镜头,经过镜头的聚焦,投射到底片上,在底片上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清晰、固定的照片。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好比镜头,瞳孔好比光圈,视网膜好比底片。

光线到达视网膜,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光化学反应,经过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加工,形成神秘的生物电信号,最终在大脑思维中成像,形成视觉。

肉眼看到的形象不过是对可见光的感知而已,而可见光在电磁波的大家族中仅仅只是一个极窄的波段。如果眼睛具有接收并分析宇宙的红外线、紫外线,并且有相应的“底片”来成像的话,那说不定也能看到多姿多采的奇妙世界。

目前科学家已证明很多天体发出的光并不是可见光。各种天体都会释放电磁辐射,这些辐射只有一少部分以可见光的形式出现,大多数则是不可见的。这些辐射携带着天体的多种信息,以光速在宇宙中穿行,经过成千上万年来到地球。

再高级的相机,也只能将三维世界的信息过滤掉,在底片上产生二维平面图片。眼睛的局限性则更大,它将无数时空维度的信息过滤掉,使人只能看到我们这个狭窄而固定的三维世界。

人的肉眼虽然看不见多维度的空间,但肉眼看不见并不代表不存在。

对于多维空间的存在,科学家早已从不同角度在研究,并认为是完全可能的。现代弦理论的T对偶性理论认为,如果宇宙缩小到小于普朗克长度 (10的负35次方米),宇宙将转变为一个对偶的宇宙,随着原先宇宙的缩小而不断增大。因此电子到原子核之间和分子到星球之间一样,也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空间。

一些量子物理学家提出存在着与“我们人类所存在的空间”平行存在的“平行世界”。而我们人类只能在它的一个层面上活动。

再大胆一步,如果宇宙中确实存在多维空间,那么试想一想:多维空间里面是否也有可能存在物质、或以其他形式存在的生命体以至于高级生命呢?

正如电影里总会有“穿帮”镜头一样,人眼看不见的多维时空也会偶尔泄密,令我们这个物质空间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或事件。目前就有许多这方面的案例记载:

1970年一架飞机从美国飞越百慕大上空时,突然从雷达萤光幕上消失了10分钟,与地面失去联系,其实就是去了另外的时空。

1968年6月1日深夜,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律师盖拉尔德‧毕达尔博士,由布宜诺斯艾利斯向南驱车,数小时之内连人带车,稀里糊涂居然行驶到了直线距离6千公里以外的墨西哥城,其实他完成了一次超越时空的旅行。

安徒生童话《幸运的套鞋》讲述的就是一系列人物穿越时空的奇特经历。

海市蜃楼通常被人们当作是光线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其实它就是另外空间的景象在人肉眼所看到的物质空间、阴差阳错地闪现。

大千世界,奥秘万千。我们看到的、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自然现象,其实不见得就是真实的。眼睛的局限性,反映了思维的局限性。我们所被灌输的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似乎很自然,其实往往是扭曲的。这需要我们用心来观察、来分辨,才能认清真相。

愿人们能逐渐了解眼睛和思维的局限性,用我们的慧眼、慧心来看清这个世界。
    来源: 田涵 责编: Sarah

    一周点击排行